高雄市位于臺灣西南部,由原高雄“直轄市”與臺灣省高雄縣于2010年12月25日合并而來,面積2952平方公里。2018年11月24日,國民黨的韓國瑜戰勝民進黨的陳其邁當選為高雄市長。 一、人口結構 1.選民結構 據臺“內政部戶政司”2018年8月底統計數據,高雄市人口數為2773093人,占臺灣總人口的11.77%,排名全臺第三。其中男性1372374人,女性1400719人。選民人數(設籍高雄市的20歲以上民眾)為2287454人(確切選民人數以“中選會”公告為準)。高雄北上移出人口較多,抵消了鄉村人口的移入,使得高雄人口持續穩定但略有減少。據稱,高雄市生活在臺灣北部都市區的“北漂”青年有40-50萬。截至2010年12月,高雄市共有12353名“大陸配偶”,8346名“外籍配偶”。 族群方面,漢族包括散居各平原地區的閩南人,及主要分布在美濃、甲仙、杉林、六龜的客家人。1945 年后來臺的外省人移民,則在各地設有眷村聚落,其中以軍事設施所在的岡山、左營、鳳山較為集中。少數民族包括主要分布在桃源與耶瑪夏等高山地帶的布農族;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移民至茂林的魯凱族下三社;居住于桃源及那瑪夏的拉阿魯哇族;居住于那瑪夏的卡那卡那富族;此外也有傳統上歸類為平埔族的少數民族。至2018年6月底,高雄市少數民族人口總計為34385人。 表一:高雄市人口結構 人口數 | 占臺灣總 人口比例 | 選民人數 | 總計 | 男 | 女 | 2773093 | 1372374 | 1400719 | 11.77% | 2287454 |
2.選民行政區域分布 高雄市共劃分為38個區,651個里,17333個鄰,市政府所在地位于苓雅區和鳳山區。市民大部分集中居住在西部沿海一帶,尤其是西南沿海,東北部人口稀少。據臺“內政部戶政司”2018年8月底統計數據,鳳山區人數359081人,占比12.95%,為高雄市最大票倉;其次為三民區341548人,占比12.32%;其余依次為左營區196682人,前鎮區188706人,楠梓區184975 人,苓雅區170128人,小港區157536人,鼓山區139728人,大寮區112364 人,岡山區97031人,仁武區87171人,林園區69892人,路竹區52596人,新興區51021人,鳥松區44342人,大樹區42518人,美濃區39687人,橋頭區37652人,旗山區36760人,梓官區35970人,大社區34639人,茄萣區30059人,湖內區29820人,燕巢區29796人,阿蓮區28705人,旗津區28522人,前金區26762人,鹽埕區24128人,彌陀區19294人,內門區14486人,永安區13902人,六龜區12997人,杉林區11846人,田寮區7221人,甲仙區6077人,桃源區4314人,那瑪夏區3139人,茂林區1998 人。 3.選民年齡結構 高雄市老齡化、少子化問題較為突出。據臺“內政部戶政司”2018年8月底統計數據,高雄市選民總數為2287454人,其中20-29歲368050人,約占16.09%;30- 39歲429001人,約占18.75%;40-49 歲450296 人,約占19.69%;50-59歲433249 人,約占18.94%;60-69 歲363662人,約占15.9%;70 歲以上243196人,約占10.63%。 4.產業、職業結構 高雄市經濟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重心。2016年工業及服務業生產總額為35978億元,全臺第四。其中工業生產總額為25372億元,全臺第二;服務業生產總額為1606億元,全臺第四。 第一產業主要為漁業與農業。漁業據點主要分布于茄萣、旗津、鼓山、前鎮與小港等20個漁港,其中前鎮漁港作業范圍包括太平洋、大西洋及印度洋,是臺灣捕魚量最多、船舶噸位最大的漁港。農業地帶則多分布于前高雄縣。 第二產業以重工業為主,另外還有高科技與其他制造業。多位于路竹、仁武、大社、林園、楠梓、前鎮、大寮與小港。小港的臨海工業區是重工業集中地,其中“中國鋼鐵”是臺灣規模最大煉鋼廠,2005 年排名世界第19位;臺灣國際造船是臺灣規模最大造船廠,2005 年排名世界第6位;“臺灣中油”為臺灣最大石油公司,而高雄煉油廠是其最大生產基地。高科技產業方面,路竹區設有南科高雄園區,岡山區設有南區環保科技園區,前鎮區的多功能經貿園區內也有高雄軟件科技園。 第三產業以服務業為主,集中于鹽埕、前金、新興、芩雅、鳳山、前鎮、左營與三民,部分區塊有商圈化趨勢。此外,高雄市還設有多功能經貿園區和亞洲新灣區,主要分布于鹽埕、鼓山、苓雅區及前鎮。該區利用高雄港埠現有設施打造多功能海運轉運中心,提供倉儲、轉運、金融及商業發展。另外,文化創意產業也較為繁榮。 據“主計總處”2018年6月統計,高雄市15歲以上勞動力人口數138.3萬,非勞動力人口數101.2萬,失業率3.8%。農、林、牧、漁從業者4.4萬人,工業從業者49.1萬人,其中制造業37.2萬人,服務業從業者79.6萬人。 5.人口教育程度 據臺灣統計資訊網數據,截至2017年底,高雄市15歲以上大學(含專科)以上教育程度者1065069人,占43.65%;高中(含高職)教育程度者792370人,占32.47%;初中(含初職)教育程度者267342人,占10.96%;小學教育程度者273280人,占11.20%。 二、地方派系狀況 原高雄市早年根據移民來源分為“澎湖派”、“臺南派”及“本地派”三大派系。“澎湖派”以第一、二屆市長謝掙強為首,“臺南派”則有第三屆市長陳武璋,“本地派”代表有第四、五屆市長陳啟川,形成派系輪流慣例。但第六屆市長選舉時,國民黨違反派系輪流慣例提名“臺南派”的陳武璋,引起“澎湖派”反彈,導致“黨外”勢力的楊金虎意外當選。 原高雄縣派系發端于第一屆縣長選舉,因候選人洪榮華姓洪諧音“紅”,其競選旗幟等均為紅色故名為“紅派”;陳新安陣營為與之對抗,使用白色以示區隔,形成“白派”。第四屆縣長選舉時,受“白派”暗助的“黨外”人士余登發當選縣長。其任內與縣議會發生沖突,被“紅派”議長戴良慶怒責“黑白來”(意為“亂來”),此后“黑派”逐漸成為余登發一派的稱呼,并成為民進黨成立后高雄縣最重要的地方力量。馬英九執政時期原有意培養“紅派”林益世,但林涉貪入獄,使“紅派”遭受沉重打擊。目前“白派”活躍在政壇的代表人物是前“立法院長”王金平、高雄市農會總干事蕭漢俊等。 民進黨在高雄的派系主要包括“新系”、“謝系”以及“海派”。“新系”以陳菊及親菊“立委” 劉世芳為代表,“謝系”以 “立委”管碧玲、趙天麟為代表,“海派”以三立電視臺董事長林昆海及“立委”林瑩蓉為代表。市長參選人陳其邁被視為“英系”人馬。 三、政治版圖 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2018年4月北上擔任“總統府秘書長”后,由副市長許立明接任代理市長。本屆市議會共有66席議員,其中,國民黨24席,民進黨33席,無黨籍5席,無黨團結聯盟2席,親民黨1席,“臺灣團結聯盟”1席。現任議長為民進黨籍康裕成,副議長為民進黨籍蔡昌達。 高雄是“綠營大本營”,原市區“綠略大于藍”,但原縣區“綠遠大于藍”。據“未來事件交易所”網站2018年9月推估,高雄市的泛藍支持度約為42.4%,泛綠支持度約為57.6%。 早期原高雄縣、高雄市均由臺灣省轄,1950年開放民選后,原高雄市除第六屆市長楊金虎為中國民主社會黨籍之外,一直由國民黨執政。高雄市在1979年改制為“直轄市”后,市長改由臺當局派任,至1994年起再度改為市民直選。在首屆“直轄市長”選舉中,國民黨籍官派市長吳敦義以54.46%高票當選。1998年民進黨籍的謝長廷以0.58%、4565 票的微小差距擊敗尋求連任的吳敦義,高雄市至“五都”改制一直由民進黨執政。原高雄縣在1980年代以前,長年由國民黨紅白兩派及“黨外”黑派輪流主政。1985年,“黨外”的余陳月瑛當選縣長,開啟了高雄縣由“黨外”到民進黨一脈相傳的“綠色執政”。2010年縣市合并后,兩屆市長均由民進黨籍陳菊當選。其中,2010年陳菊得票率52.8%,國民黨黃昭順僅得票20.52%,脫離民進黨參選的原高雄縣長楊秋興得票率26.68%。2014年陳菊得票率68.09%,創下民進黨歷年在高雄得票率的最高紀錄,重新加入國民黨的楊秋興僅獲得30.89%,藍綠得票差距逾54萬,差距拉大至37%。2018 年縣市長選舉,國民黨韓國瑜成功創造“韓流”輿論效應,最終以53.87%得票率、89萬余票戰勝民進黨陳其邁的44.80%得票率、74萬余票。 近年高雄市的“大選”與“立委”選舉得票中,綠營反超藍營并擴大領先優勢。2008年“大選”,馬英九以50.25%的得票率險勝謝長廷的49.75%。2008 年“立委”選舉,國民黨6席,民進黨3席,國民黨以51.29%得票率勝過民進黨的46.34%。2012年“大選”,馬英九以44.19%的得票率輸給蔡英文的53.42%。2012年“立委”選舉,國民黨2席,民進黨7席,民進黨以54.05%的得票率勝過國民黨的44.07%。2016年“大選”,蔡英文得票63.39%,朱立倫僅得26%,宋楚瑜得票近11%。2016年“立委”選舉,民進黨得票61%,并囊括全市9個席次,國民黨僅獲得34.86%。 表二:高雄市近年選舉得票率統計 選舉項目 | 主要候選人 | 國民黨 | 民進黨 | 其他 | 2018年縣市長選舉 | 韓國瑜/陳其邁 | 53.87% | 44.80% | 1.33% | 2016年“大選” | 朱立倫/蔡英文/宋楚瑜 | 26% | 63.39% | 10.61% | 2016年“立委”選舉 | | 34.86% | 61% | 4.14% | 2014年市長選舉 | 楊秋興/陳菊 | 30.89% | 68.09% | 1.02% | 2012年“大選” | 馬英九/蔡英文 | 44.19% | 53.42% | 2.39% | 2012年“立委”選舉 | | 44.07% | 54.05% | 1.87% | 2010年市長選舉 | 黃昭順/陳菊/楊秋興 | 20.52% | 52.80% | 26.68% | 2008年“立委”選舉 | | 51.29% | 46.34% | 2.36% | 2008年“大選” | 馬英九/謝長廷 | 50.25% | 49.75% | 0.00% |
責任編輯:左秋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