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市長韓國瑜遭高票數同意罷免,此一結果其實并不算意外,畢竟他在今年一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“大選”中,才剛以大幅度的落差,敗給競選連任的蔡英文。而韓國瑜敗選的主要原因,當然也延續影響至罷免的結果,且其中兩岸關系對于“韓流”急遽的退潮,更還應屬關鍵性的因素。
不容否認,韓國瑜才當選高雄市長幾個月后,就繼續向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邁進,這對于原轉向支持他的偏綠選民,很容易就被說服“被騙了”,這已使他的支持群眾有所松動。到了“大選”期間,排山倒海地造謠、抹黑等人格毀滅的“斗臭”手段,再加上把他塑造成“中共代理人”的形象,吹起的“韓流”風已近瓦解。
高雄市長選舉是地方性選舉,市民認為與兩岸關系層次的議題關系不大,但在歷經數個月臺灣地區領導人“大選”的選戰,加諸在韓國瑜身上“親中賣臺”的印象,卻已深烙在許多市民的心中。這個印象在韓國瑜于“大選”慘敗后,更鼓舞了綠營人士罷免他以再下一城的士氣。
的確有不少年輕人受到網絡自媒體和綠營網軍的影響,認為必須拉下“背棄”高雄且也將“背叛”臺灣的韓國瑜。盡管韓國瑜上任后積極任事有了些成果,但畢竟這些績效因在職期間尚淺短,相較之下并不深刻,尤其在外地的年輕人更難以親身體會。也因此,年輕人以其認知中的兩岸關系,對積極返回高雄投下罷免票,當是個重要的驅動力量。
對臺灣不少年輕人乃至于青壯年而言,這幾年已受到刻意塑造的“仇中”和“抗中”意識之影響,短時間并不容易得到紓解或厘清。尤其自一年前香港因修改“逃犯條例”引發“反修例”示威動亂以來,即使絕大多數人不知道 “逃犯條例”真實的內容為何,更不了解世界各國各地間擁有“引渡”的基本通則,但卻已被理解成大陸破壞“一國兩制”和“打壓香港民眾捍衛民主和自由”。
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對“新疆再教育營”的認知上,臺灣不少人是通過外媒或網軍加工過的信息來了解,但往往所形成的認知圖像為大陸殘暴對付少數民族,乃至于打壓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的宗教自由。至于“疆獨”、“恐怖攻擊”和“新疆再教育營”間是否具有關連性?相信不少人想都沒想到過。
臺灣在“反中”、“懼中”和“抗中”者的心中,大致認為大陸的本質并非民主與漠視自由,甚至面對反對者往往還采取侵害人權的手段。因此,他們因為“懼中”而必須“反中”,而且不擔心兩岸會因“臺獨”而發生戰爭危機,因為可憑借美國將護衛臺灣來共同“抗中”。
盡管大陸對臺有所讓利或推出惠臺措施,但這些對臺示好的措施或善意,一切都只被視為帶有欺騙與誘你上當意味的“統戰”,且“統戰”也被許多人認為是對臺灣的“統一戰爭”。總之,兩岸的民心已被有計劃地拉開距離,目前確實存在著不少有待厘清的誤解。至于該怎么做?兩岸追求和平統一的有識之士,皆應懷抱著責無旁貸的熱忱。 (作者桂宏誠,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)
來源:大華網絡報 (www.cntimes.info)